学画画网-国内最大的免费画画资源学习基地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国画教程 > 国画山水

萧照《山腰楼观图》

2016-02-24 11:16:54 来源:中国古画 作者: 爱画人
画家萧照照片
关联艺术家-萧照

画家萧照的信息已经收录于画家百科资料库中,点击此条可以查看更多关于画家萧照的介绍及作品、教程等。

去看看

导读: 萧照《山腰楼观图》赏析,此画无论从山石林木之笔法造型,尤以运用秃笔重墨及小青绿设色技巧来看,在在皆显示出萧氏亦步亦趋地追随李唐,并细谨地诠证李氏技法。


萧照《山腰楼观图》赏析,此画无论从山石林木之笔法造型,尤以运用秃笔重墨及小青绿设色技巧来看,在在皆显示出萧氏亦步亦趋地追随李唐,并细谨地诠证李氏技法。也或因在笔墨表现上无法超越前人,萧则在章法上寻求突破,改变北宋主峰鼎立中央位置的固定法式,尝试描绘山峰的侧面。幅中劲峭雄峙的主峰已然旁移,占满全幅右半,山势蜿蜒直上,楼观、瀑泉、山径、树石之布列皆集于右半边,此为画家所表现之“实”处,而山巅由右往左方横向延展则愈远渐虚澹,以烘染代替勾皴,演为远山,另隔岸河坌及烟雾中隐现的丛树和水等,则为画中之“虚”。

 

萧照《山腰楼观图》(1)


江边,一座大山耸然而立,石块的质地如此坚硬,营造出几千几万吨的重量感,因为如此的稳固,彷佛自盘古开天地以来就静立于此,看尽了人间的世代交替。这一天,二位相交的好友来到山腰处,此处正好有突出的平台,顺著江河的流向望去,视线从近处的对岸、远山一直引向苍茫的天际。

 

相传萧照是李唐的弟子,若将《山腰楼观图》与李唐的《万壑松风图》并列比较,不难看出后者对石块描写的方式为《山腰楼观》所承袭。值得注意的是,宋室南渡后,萧照并未采用原本较为流行的中轴式构图,而是将做为主体的巨山移到了画幅的一侧。如此,由河岸延伸而成的纵深空间便可一览无遗。这样的空间安排,正好形成一虚一实的相互呼应,成为构图上的有趣对话。这件作品体现了自然世界的鬼斧神工之美。

 

异于李唐之以笔法繁简、墨色对比强烈来表现“实里有虚”,萧氏以留白和绘烟岚气雾之迷蒙景象来传达“虚中有实”的意境,其间并以变化山势——由正转侧、由全至半的方式来丰富画面的多样性。所绘内容则从描写山之实体逐渐转移至水际,使之象征虚的天、水、云、雾在画面上的重要性渐予提升。是故,虚实相差、回环互用之法,当始自李唐而至萧照则完全建立,并影响了南宋以后的画家。

 

此画设色画长山复岭,路径萦回,林木蒙密,山顶屋宇在隐显之间,下方沙滩渔艇,石壁飞泉,布置得宜,各具臻妙。前景巨树三株,多欹曲之势,双钩夹叶树填染青绿色,山石之斧劈皴法以重笔浓墨勾画,通幅之笔墨设色与李唐之《万壑松风》、《江山小景》有逼似之处。名款“萧照”二字楷书于幅中央之树石间,则与《西湖志余》所载相同。另旧亦谓其颇知书,并“以姓名作石鼓文书”。幅内除清宫鉴藏印外,亦有收传印二,一为明内府“司印”半印,一“慧辩知贤印章”则不知为何人所钤,待考。

 

尽管画史尝载萧照“比李唐笔法,潇洒超逸。”(《画继补遗》)、“笔法原出李唐,而沈著过之。”(《清河书画舫》)实际上,以《山腰楼观》来看,仍不出李之范畴。然而,萧照以建立在李唐的笔墨基础上,别辟蹊径转向章法变化的追求,也象征着北宋时期独立画风的衰微,而开展南宋以后结构主义的兴起。


转载请注明学画画网,本文链接: 声明:本文仅供美术绘画爱好者学习交流,所涉绘画作品及文字版权与著作权归原作者,如用于商业及其他营利目的,责任自负!

相关文章Releted Infomation
  • 热门视频
  • 热门图片
  • 最新文章